Monday

種族主義的嘴臉

民政黨全國代表大會時,我說國陣的族譜,牽制民政的臉譜,如今稍作補充,不只民政,其餘12個國陣成員黨的臉譜,同樣受到國陣族譜的牽制,而這背後的牽制力量,恰恰是週一開始舉行全國代表大會的巫統。

獨立初期巫統、馬華和國大黨組成的聯盟概念,今日可說名存實亡。今日14個成員黨的國陣,套一句人類學學者山蘇安里教授的說法,只有執政黨內「唯一代表馬來人的巫統獨大」。

山蘇安里多年觀察巫統政治,但在人類學的熏陶下,傾向認同歷屆巫統代表大會上演的是一貫的馬來民族主義,無關種族主義,就算有也只是一時的火花,不會擦槍走火。

他甚至以為,只有從他者的視角切入,才會產生種族主義的錯覺。若從馬來民族的本位主義切入,多年來一貫如此的大會,是當家又當權的政黨展示民族力量的舞臺,這是當家不當權的大蚊子黨所不能理解之處。

我深信,以巫統所操控的黨國機關,以及有效的權力調控機制,再多的種族主義言論,只要不是來自他者的口中,的確不會發生擦槍走火的局面。這是當家又當權的政黨所打造的權力系譜,大小蚊子黨只能羡慕。

但是,正如山蘇安里所說,在「唯一代表馬來人的巫統獨大」的局面下,其餘成員黨的臉譜不是扭曲就是模糊不清,倒是巫統的民族主義至今百試不爽,對內採用狹隘的馬來民族主義,對外採用廣義的國族主義。

換句話說,當家又當權的政黨就算提出的是種族主義言論,對內有民族主義護身,對外有國族主義護航,兼具文化和政治上的正當性。只是從黨外的角度切入,這樣的局面已預設國陣的有限發展模式,長久而言更將抽空其正當性。

而在這樣的格局下,就算提出14個國陣成員黨解散再合併的不是馬袖強,而是高舉馬來短劍的希山慕丁,合併后的國陣也不會是多元主義政黨。

2 Comments:

Blogger Canonnier炮手 said...

不懂贵国的政治,但要感叹一句“言论自由”。

5/11/07  
Blogger ooiheng said...

人物誌:拿督山蘇安里教授
身份:國民大學族群研究院兼西方文明研究院院長、國內著名的馬來政治觀察家
年齡:56歲
家庭背景:與妻子育有1男1女
學術資歷:
─1973年:馬大人類學及社會學學士
─1976年:馬大發展社會學碩士
─1983年:澳洲墨爾本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
─1999年4月至2007年1月:國大馬來世界與文明研究院院長
─2002年:國立大學特別A級教授,地位超過一般教授,相等于國立大學副校長的位階。
─2003年至今:國大西方文明研究院院長
─2007年10月5日至今:國大族群研究院院長

●問:今年的巫統代表大會不再直播,許多人好奇巫統代表是否會發表比去年更為極端的言論,您認為呢?

答:不會,巫統代表的言論不會比去年極端,也不會比去年遜色。去年的開放做法(指直播),導致大會的種種言論在不同族群的視角下有不同的解讀。許多人的強烈反應是針對大會現場種種言論的內容,不是針對發表這些言論的目的。

●問:那您反對電視臺直播巫統代表大會的做法嗎?

答:不,我認為巫統代表大會應該直播,而且不只巫統代表大會,馬華代表大會也應該直播,還有國大黨等主要政黨的代表大會也應該直播。我要表達的是,一旦開放,各族就會用各自的視角看待代表們的言論,由此我認為政黨領袖有必要解釋,發表這些言論的用意。

而且,只要各政黨的代表大會都直播,那大家就會看到,不只巫統代表大會充滿所謂的極端言論,馬華和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也一樣,因為各政黨都要表現出,本身是捍衛和代表某個種族,就像巫統要捍衛馬來人權益一樣,馬華也是在告訴華人,它捍衛華人的權益。

●問:讓我們回到您剛才提及的大會種種言論的內容與目的,進一步談論。

答:我知道華人對去年巫統代表發表的言論有所反應,這些都是相關言論的內容引起的反應,但我認為,在看待巫統大會現場的種種言論時,我們要理解發表這些言論的目的,而不僅僅是內容。

如果是針對內容,我必須說,不只華人認為這些言論是極端的,馬來社會也有許多人對這些言論存有異議,包括公務員、青年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人士等。

但是,從目的的角度切入,每一年的巫統代表大會,言論幾乎相當一致,簡單而言就是要再現馬來民族主義,華人認為是極端的言論,普遍上對馬來社會而言,只是比較激烈的馬來民族主義言論。如果這些激烈言論叫做極端,馬華代表大會的言論同樣是極端。

●問:言論以外,您怎樣看待巫青團總團長拿督斯里希山慕丁舉劍的動作?您覺得他會再次舉劍嗎?

答:會。高舉馬來短劍可以有兩層涵義,一層是象徵性的涵義,另一層是實質功能。今天華人只看到希山慕丁舉劍的負面功能,認為舉劍是暴力舉動,具有侵犯性。

劍的實質功能的確可以用來刺死人,但從馬來社會的角度來看,舉劍的象徵性涵義更為重要,它也是象徵馬來民族主義,讓馬來人覺得,這片土地依舊屬於「馬來群島」(Malay Archipelago),馬來人還是這個國家的「土著」(indigenous),依舊身處馬來世界。

馬來社會不會對希山慕丁舉劍有強烈反應,因為大家知道舉劍的象徵,但是華人不是這樣看,因此,我認為希山慕丁要舉劍,就要向社會大眾解釋他這個動作的意思,如果不是他,其他巫統領袖也要這樣做。

讓我舉個例子,我主編的《族群關係》讀本強調,各族人士要共同努力做到這5點:意識、認知、包容、互相尊重及團結。

現在用這5點解讀希山慕丁舉劍的動作,就是意識到舉劍這個動作的用意,對舉劍這個動作有文化上的認知,然後學習包容及互相尊重,這樣國民團結才有希望。

●問:我覺得,希山慕丁舉劍比較是一種政治動作,呼喚民族主義也是為了政治需要。

答:這要從安華事件談起。安華帶給巫統政治最長遠的衝擊,是導致馬來人不再把巫統看成相等于政府,在過去這是不可能的事。馬來人已經習慣這樣的思維,接受巫統就是政府,但在安華事件發生后,這樣的思維受到空前的挑戰。希山慕丁舉劍就是要呼喚馬來人,回到馬來民族主義的懷抱,即回到巫統。

●問:但是,2004年大選巫統大勝,還有必要這樣做嗎?今年的巫統代表大會被視為來屆全國大選前的大會,這才是焦點,對嗎?

答:的確,今年大會的主旋律是全國大選,不是明年的巫統黨選。我再談回安華事件,當時巫統內部一度出現一種想法:乾脆集體加入回教黨,壯大回教黨,這對巫統是很大的威脅。再加上訴求(Suqiu)事件,讓馬來人覺得馬來人的特別地位受到挑戰。

所以,儘管2004年大選巫統大勝,但對巫統主席而言,來屆大選的考驗,是要確保國陣在上屆大選贏取的90%議席。來屆大選必須保留至少75%議席,即不能輸超過15%的議席。當然,巫統最希望的還是保持90%議席。要做到這點,不斷地再現馬來民族主義是必要的動作。

●問:從去年代表們在巫統大會上發表的言論,所謂馬來民族主義的言論,許多人覺得當中充斥著種族主義論述,讓華人社會感到反感,覺得這些言論都很極端。

答:我想,一些代表在針對特定課題發表看法時,內容是有觸及種族性的言論,但這不是構成巫統大會背景的主要論述。大會的主要論述多是環繞經濟、宗教、語文和教育等層面,只是難免談及馬來人權益,讓人覺得這是種族主義言論,但很多時候,這是馬來民族主義,不是種族主義。

華人會覺得這是種族主義,某种程度是因為華人用「外人」(outsider)的身份看巫統大會。更重要的是,巫統大會的基本框架已定,代表們發表的言論再激烈,還是會受到大會的控制。

●問:今年的巫統代表大會,既然重點是來屆全國大選,您覺得黨主席拿督斯里阿都拉的演詞重點會提及哪些課題?

答:我猜測,今年阿都拉的發言重點是國陣迎戰來屆大選的大選綱領,國陣各成員黨將可以從他的談話,理解到來屆大選國陣的備戰工作。而對巫統,最重要的還是奪回吉蘭丹的州政權,因此,丹州國陣會收到的訊息是在來屆大選贏取更多的州議席。

●問:有人說巫統大會才是真正的執政黨大會,因為聯盟名存實亡,當年3個成員黨的聯盟,變成今日14個成員黨的國陣,聯盟的實質意義已經不存在。

答:因為巫統至今還是執政黨當中,唯一代表馬來人的政黨,而許多成員黨加入國陣后,都宣稱代表華裔或印裔或其他族群,所以結果就是唯一代表馬來人的巫統獨大。

5/11/07  

Post a Comment

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[Atom]

<< Home